近日,中國大宗品市場漲勢如虹,聚烯烴也不例外。在油價高位運行以及通脹預期的支撐下,塑料包裝膜 塑料大棚膜和農膜的走勢趨于平緩狀態。
人民幣升值、節能限電、加息等一連串宏觀調控的變化,似乎足可以將下游帶入旺季不旺的尷尬境地。但周一,由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的采購經理人指數(PMI)由9月的53.8升至10月的54.7,匯豐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從52.9上升至54.8。這是該數據自2004年4月首次發布以來,出現的最大的環比增幅之一。
實際情況究竟如何?易貿對下游進行了月度調研,在此以農膜,集裝袋,BOPP膜及PE管材為例,揭開聚烯烴下游需求的神秘面紗:
節能限電影響逐步消退:農膜廠開工“一枝獨秀”
受9月份江浙地區節能限電影響,集裝袋、BOPP膜以及PE管材開工率不及預期,尤其是BOPP膜開工明顯下滑。部分廠家原計劃9月份提高開工率,但因限電只能繼續維持低負荷運轉,而原本滿負荷的下游工廠則被迫降負生產,只有個別在工業園區內或自備發電機的企業未受到太大影響。
農膜方面,因華東、華南大部分企業開工本就不高,而華北地區并未受到限電影響,因此9月份農膜開工“一枝獨秀”走高。
聚烯烴下游對原料的整體需求在9月份經歷下跌,具體來看,除農膜小幅下降外,其余三個行業對原料的需求均明顯減少。當然,這也與9月份聚烯烴價格震蕩,買家以消耗原料庫存為主,按需采購有關。而10月在價格上沖的過程中,廠家庫存呈上升趨勢,逢低吸貨從10月初便開始演繹。
調研發現,因下游逐步進入生產旺季,且10月份江浙地區限電基本結束,因此下游開工大幅提升。尤其是BOPP膜,因9月限電成為四個行業中的“重災區”,訂單完成情況受到影響,而10月份BOPP膜廠家大部分都滿負荷運行,整體開工率達到95%以上。
此外,農膜也有大幅提升,從9月份60%左右的平均開工率提高至79%。盡管下游對高企原料價格較為抵觸,大量的原料儲備意愿不高,但因開工率明顯提升,各廠家不得不接受高價原料,以維持生產。10月份集裝袋、農膜等下游對原料的采購量明顯增加,下游總體對原料的需求位于一年來的高位,說明10月份下游需求強勁。
聚焦利潤率-“PE管”看上去很美?
鑒于原料及農產品價格都有不同程度上漲,農膜企業10月份對農膜的報價走高,利潤水平明顯上升。而9月BOPP膜因限電開工率下降,供應有所減少,廠家紛紛上調報價,漲幅大于原料成本增加,因此10月利潤水平可觀。
然而,并非所有下游都在此次產業鏈的價格上漲傳導中受益。PE管材廠家反映,盡管原料成本大幅增加,但考慮到終端買家承受能力,成品價格漲幅不大,因此其利潤空間受到擠壓。雖在8月份之前,PE管利潤一直居于四個下游之首,但近兩個月已跌至其他產品之下。 |